导语
先举个栗子,对于生猪养殖和饲料销售等实体企业而言,在生产的过程中,成本占比最大的就是饲料,而饲料的主要原料就是玉米,企业的规模在不断的扩大,玉米等原材料的采购需求都在不断的增加。那原材料玉米等的价格在生产运营过程中的波动比较大的话,对企业的经营业绩会产生较大程度的影响。
(资料图)
所以,需要通过期货、期权等工具来进行原材料的成本和库存的管理,将风险管理做在前面,这是大势所趋。
套期保值的几种基本操作方法
卖出套期保值
卖出套期保值主要是为了防止现货价格在未来的时候有下跌的风险而存在,其操作简单来说就是在期货市场卖出与现货数量想当,关联性较强的合约进行交易的方式。主要的运用场景就是农场主为了收割时,农作物的价格下跌,矿业主为了防止矿产开采以后价格下跌,经销商或加工商为了防止货物囤积过程中出现价格下跌而采取的保值方式。
例如,春耕时,某粮食企业与农民签订了当年收割时收购玉米 10000 吨的合同,7 月份,该企业担心到收割时玉米价格会下跌,于是决定将售价锁定在 1080 元/吨,因此,在期货市场上以 1080 元/吨的价格卖出 1000 手合约进行套期保值。到收割时,玉米价格果然下跌到 950 元/吨,该企业以此价格将现货玉米出售给饲料厂。同时,期货价格也同样下跌,跌至 950 元/吨,该企业就以此价格买回 1000 手期货合约,来对冲平仓,该企业在期货市场赚取的 130 元/吨正好用来抵补现货市场上少收取的部分。这样,他们通过套期保值回避了不利价格变动的风险。
买入套期保值
买入套期保值是指交易者先在期货市场买入期货,以便将来在现货市场买进现货时不至于因价格上涨而给自己造成经济损失的一种套期保值方式。这种用期货市场的盈利对冲现货市场亏损的做法,可以将远期价格固定在预计的水平上。买入套期保值是需要现货商品而又担心价格上涨的投资者常用的保值方法。
具体操作分解
就饲料企业对原材料玉米的价格变动风险管理来举例。
套保方法选择
基于对玉米行情的判断,套保方式选择在玉米新作上市之前,对已有现货库存进行卖出保值。
期货标的选择
针对2022年7月、8月期间,买入的现货库存在2209合约上卖出套保。
套保数量
假设跟企业充分沟通以后,企业每月用量为10万吨玉米,加之考虑到全国新冠疫情的影响,同时结合目前玉米的走势、基差和价差,经过分析可以建立一个半月的玉米现货库存,(根据每月10万吨玉米,每手10吨计算)在玉米9月期货上卖出1万手作为套保。后续假设每月套保为6至7万吨玉米,年套保量为80万吨玉米,计算得出合计对应期货手数8万手,在后续实际采购现货后相应平掉期货仓位。各合约的套保总量根据期货价格及基本面变化情况需要分批建仓。
注意事项
1、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一般说的是资产流动性风险,但往往容易忽略的还有一个是资金流动性风险。资产流动性风险,主要指的是产品的流动性风险,相对于市场上正常的交易单位,交易头寸太大,致使交易不能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来进行交易,这样就产生了资产流动性风险,这类风险有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于交易品种种类和交易时间上。另外所说的资金流动性风险指的是融资流动性风险或者说是现金流动性风险,若当前市场期价出现了不利于持有头寸的走势的时候,期货的账面上就会出现较大的亏损,那么企业就会面临被要求追加保证金的风险,那么此时企业的现金储备不足或者是审批流程过于繁琐等等原因造成不能及时处理,就会陷入这种流动性风险当中。
2、交易所管理制度风险
交易所除了为期货交易提供平台外,还是期货合约标准以及交易规则的指定管理者,那么对合约标准和交易规则的了解是在套期保值之前很重要的一课。在日常交易亦或是套保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企业由于交易规则和合约标准的误读或是部分解读造成套保的失败的结果,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在进行套保之前应该对期货交易所交易规则进行认真的解读。
3、突发事件风险
期货市场上有一类突发事件是很难预测和防范的,称为“黑天鹅”事件,但不能因为难预测和防范就不考虑这个问题,其通常会引起市场的连锁负面反应甚至是颠覆市场。
4、基差风险
做卖出套保时,若期货市场是正向市场,则对卖出套保有利,因为向后展期将会获得基差收益;反之,做买入套保时若期货市场是反向市场,则对买入套保有利。
Copyright @ 2015-2023 京津冀晚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京ICP备2022022245号-12 联系邮箱:434 922 62 @qq.com